
「未來出行創新論壇」揭幕 智慧交通與低空經濟成焦點
Table Of Contents
近年來全球智慧交通技術迅速發展,預計到2030年,相關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美元(資料來源:Statista)。在這一背景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轄下的先進能源及智慧交通中心(APAS)於今日舉辦了年度旗艦活動「未來出行創新論壇」,聚焦無人駕駛技術與低空經濟(Low Altitude Economy, LAE)的發展趨勢,並簽署多份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推動技術落地。

多方攜手 推動「天空+地面」智慧出行
生產力局首席技術總監張梓昌博士在致詞時表示,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特別是低空經濟與氫能等戰略性產業集群。他強調,生產力局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政策,促進「政、產、學、研」合作,加速無人駕駛技術標準制定與低空經濟應用落地,為香港打造更宜居的可持續發展城市。
活動期間,APAS與三間內地科技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包括專注於電動汽車領域的車百會研究院聚合智慧產業創新中心,從事飛行汽車研發的廣東高域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股票代碼:0941.HK,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這些合作涵蓋智能汽車、低空飛行及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國際化推廣,並著力打通技術鏈條,降低創新成本。
例如,通過與廣東高域科技的合作,APAS將共建低空飛行模擬平台(用於測試飛行汽車技術的虛擬環境),參與監管測試平台與標準制定,從而推動飛行汽車技術商業化。此外,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的合作則聚焦通信技術與智慧科技融合,加強聯合研發與人才培養,推動科技成果應用。
「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即將發布
論壇另一亮點是APAS與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奧雅納(Arup)共同分享「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的焦點內容。該報告分為技術應用與產業實務兩個層面,探討低空經濟在香港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具前瞻性的發展建議,如基礎設施建設、監管框架與技術創新等,為未來政策制定提供堅實基礎。
專家共議 創新技術與跨產業協同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香港及內地的業界專家,深入討論無人駕駛與低空經濟的技術創新與實踐經驗。兩場專題討論環節分別聚焦「跨產業合作推動未來出行」與「低空經濟增長中的政策與市場力量」,探討如何透過這些方面推動技術發展與應用。
專家一致認為,香港憑藉其法規靈活性、國際化市場環境與科技人才儲備,在智慧交通與低空經濟領域具有一定優勢。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在自動駕駛技術、歐洲在低空經濟項目上亦積極布局。若能加強與內地及國際城市的協調,有望構建一個安全高效且具備商業規模的未來出行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香港在這一方面的競爭力。
隨著「未來出行創新論壇」圓滿落幕,香港在智慧交通領域的發展邁出了令人鼓舞的關鍵一步。未來,APAS將繼續引領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為推動高效率與高品質的城市交通系統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