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健康科技崛起 港人「治未病」意識增強
Table Of Contents
隨著慢性疾病普及與人口高齡化,香港正邁向智慧健康新時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AI在健康管理領域的應用正日趨成熟,成為全球醫療保健行業的重要趨勢。一項最新調查發現,逾七成香港市民認為科技將在未來健康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而人工智能(AI)驅動的健康管理正成為新趨勢。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數據上,也在近日舉行的『AI驅動治未病發佈會』中得到充分展現。

AI健康管理:從理念到實踐
由數碼港、電子健康聯盟(eHC)與創新健康科技企業LIVE4WELL共同主辦的「AI驅動『治未病』發佈會」於今日舉行,吸引了眾多業界專家與市民參與。活動聚焦於如何利用AI技術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健康理念,並展示了多項前沿健康科技設備。
數碼港首席公眾使命官陳思源先生指出:「面對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增加的挑戰,『治未病』理念不僅滿足了社會需求,更成為推動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向。AI正在重塑健康管理模式,通過數據驅動的預測和個性化解決方案,幫助市民主動掌控自己的健康狀況。」他強調,這也與香港基層醫療政策逐步轉向以預防為主的趨勢相契合,進一步凸顯了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市民對AI健康管理信心增強
根據德勤(Deloitte)發表的《香港人對『治未病』的認知與期望》報告,超過77%的受訪者相信科技將在未來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調查顯示,市民對個人化健康管理平台的需求不斷增長。其中,最受歡迎的應用包括個人化營養計劃(42%)、AI健身教練(41%),以及心理健康科技(37%)。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專業應用教授馮康教授補充道:「AI技術能夠協助開展個人化風險評估和早期疾病預測,幫助市民持續監測健康狀況,進而改善慢性病的管理。」此外,香港大學中風研究組主任劉巨基醫生亦提到,AI的發展使中風治療從被動轉為主動,讓患者能及早察覺潛在風險並採取措施。
現場體驗:AI科技融入生活
除了專家分享,活動現場還設有多項AI健康科技設備供市民體驗。其中,『30秒AI眼底照相』備受關注,該技術可透過視網膜影像分析,即時發現糖尿病、心血管等常見疾病的早期跡象。其他亮點包括『身體組成分析』、『3D體態評估』以及『AI體適能測試』,這些設備讓參加者全面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實現『自己健康自己管理』的理念。
LIVE4WELL聯合創辦人黃敏詩女士表示:「我們希望通過AI技術突破傳統醫療模式,將龐大的身體數據轉化為個性化解決方案,讓市民不僅能夠主動管理自身健康,同時也能提前發現潛在健康風險。」
展望未來:智慧健康的下一步
隨著AI技術迅速發展,加上市民對健康管理的需求不斷上升,香港正逐步邁入智慧健康新時代。香港的科技企業和醫療機構正在積極應對這一變化,透過合作和創新推動智慧健康時代的到來。例如,數碼港和電子健康聯盟等機構不斷推出新的健康科技解決方案,競爭日趨激烈。政府、業界與科技企業的共同努力,將有助於市民獲得更便捷且高效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實現全民健康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