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隊於滬港數據競賽奪獎 展現創新優勢

港隊於滬港數據競賽奪獎 展現創新優勢

Table Of Contents

近年來數據應用已成為全球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根據最新研究,到203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2.5萬億美元。在這一背景下,香港的科研實力再次獲得國際認可——在剛落幕的「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5」中,兩支本地團隊憑藉創新技術方案脫穎而出,斬獲多項大獎,並為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新方向。

環境保護署的團隊憑藉其「香港環境數據庫」方案,在競賽中贏得「最佳智慧環境大獎」及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
環境保護署的團隊憑藉其「香港環境數據庫」方案,在競賽中贏得「最佳智慧環境大獎」及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

環保署革新環評流程 提升智慧城市效率

環境保護署的團隊憑藉其「香港環境數據庫」方案,在競賽中贏得「最佳智慧環境大獎」及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該數據庫自2022年啟用以來,累積了超過300份環境影響評估(環評)報告,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200多個高價值的地理資訊圖層。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和智能分析工具,這套系統大幅縮短了環評時間,從原本需時數月減少至數周,同時提高了分析的準確性,每年吸引超過20,000名用戶使用。

數據庫涵蓋空氣質素、水質及交通噪音等關鍵指標,支持工程規劃與模擬評估。推出至今,已有超過100宗環評及規劃項目受益,推動了香港的環境管理現代化。這項創新不僅提升了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樹立了智慧環境領域的新標準。

港鐵與科大合作 推動智慧出行發展

另一項獲獎方案來自港鐵公司 [港鐵 (Ticker: 0066.HK, Exchange: 香港交易所)] 與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的合作團隊。他們共同開發的「客流預測模型」榮獲「最佳智慧出行大獎」。這款模型整合了港鐵營運數據與政府開放數據,成功打造出一個涵蓋數十億條記錄的數位孿生模型(Digital Twin Model)。這一技術能精準預測超過500萬次乘客出行數據,準確率達九成,進一步優化資源部署與人群管理。

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表示:「通過這套模型,我們能夠靈活應對不同場景的需求,包括大型活動及日常運作。」該系統已在啟德體育園的人流管理案例中展現應用價值,例如在大型演唱會期間協助人流疏導與資源分配。

滬港深化合作 共建數據驅動的未來

由數字政策辦公室與上海市數據局共同策劃的「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5」,吸引了來自不同企業和院校的13支香港隊伍參與決賽。競賽主題聚焦於「雙城數據合作、共建產業生態平台」,涵蓋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及智慧經濟四大領域,促進了滬港兩地在數字經濟方面的深度融合。

國家資料局等部門關於印發《「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畫(2024—2026年)》的通知
國家資料局等部門關於印發《「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畫(2024—2026年)》的通知

數字政策辦公室高級系統經理(內地及產業合作)黃頴欣指出:「本次競賽不僅促進了兩地專業人才交流,也為數據應用開拓了新的可能性。」隨著數據要素的進一步流通,滬港兩地將攜手邁向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建設。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官方網站

https://www.cac.gov.cn/2024-01/05/c_1706119078060945.htm

生物醫學建立人才庫   重點培訓轉化醫學

生物醫學建立人才庫 重點培訓轉化醫學

香港生物醫學科技發展顧問委員會發布《香港及大灣區生物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報告,檢視當前生物醫學人才短缺問題 新科技速遞 生物醫學科技是大灣區重要發展的科技,雖然香港醫學在全球首屈一指,但醫學研究和轉化 …

了解更多
Gartner傳統廠商繼續領導雲端數據庫市場

Gartner傳統廠商繼續領導雲端數據庫市場

甲骨文數據庫在Gartner《營運使用案例的雲端數據庫管理系統關鍵功能》報告中所有使用案例均排名第一,其中在傳統交易使用案例獲得最高評分。 新科技速遞 越來越多企業客戶包括金融機構把核心業務構建在雲 …

了解更多
在家工作成新常態   視像會議精益求精

在家工作成新常態 視像會議精益求精

[caption id=“attachment_17442” align=“aligncenter” width=“840”]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