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與 AWS 携手打造智能化籃球新時代

NBA 與 AWS 携手打造智能化籃球新時代

Table Of Contents

在體育與科技融合的浪潮中,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與全球知名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宣布達成一項多年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推動籃球運動進入智能化新時代。這項合作不僅標誌著體育行業數碼轉型的重要突破,更將借助 AI 技術進一步優化球迷的觀賽體驗。

NBA 與 AWS 宣布合作,將利用雲端 AI 技術革新籃球運動。
NBA 與 AWS 宣布合作,將利用雲端 AI 技術革新籃球運動。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AWS 將成為 NBA 及其附屬聯賽(包括 WNBA、NBA G 聯賽、非洲籃球聯賽(BAL)及 NBA Take-Two 傳媒(NBA 的媒體合作夥伴))的官方雲端服務合作夥伴。此次合作的核心是推出名為「NBA 深度賽場」(NBA Inside the Game)的全新智能平台。該平台利用 機器學習 和 AI 技術,將比賽中的海量數據轉化為即時洞察,進一步優化球迷的互動體驗。

革新數據統計:AI 賦能的深度分析

「NBA 深度賽場」平台的一大亮點是其先進的數據統計功能。借助 AWS 的 AI 技術,系統每秒可處理 60 次光學追蹤數據,分析每位球員的 29 項數據節點移動軌跡,從而生成即時洞察,幫助球迷更深入理解比賽細節。這些數據涵蓋了一些過去難以量化的指標,例如防守壓力、投籃難度及球員引力等。

其中「投籃難度」(Shot Difficulty)這一創新指標特別引人注目。它綜合考量了球員的身體朝向、防守干擾強度及攻防位置等多種因素,計算出每次投籃的「預期起手命中率」(Expected Shot Percentage)。這項指標讓球迷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每次投籃背後的技術細節與戰術價值。

「引力」(Gravity)指標首次量化了無球球員對防守端的拉扯作用。這項數據展示了某些球員即使不持球,也能透過吸引防守注意力為隊友創造空間,從而揭示了他們在場上的隱形貢獻。

全新球迷體驗:從直播到個人化互動

除了數據革新,這次合作還將大幅提升球迷的參與感。NBA App、NBA.com 和 NBA League Pass 等平台將依托 AWS 的雲端技術,提供全年賽事報道和多語言內容支持,讓球迷隨時隨地都能獲取最新賽況和專業分析。球迷可以透過這些平台取得即時數據,研究歷史賽例,並享受個性化的觀賽體驗。

這次合作引入了 AWS 的「戰術探索」(Play Finder)技術。該技術利用 Amazon Bedrock(AWS 的生成式 AI 服務)和 Amazon SageMaker(機器學習平台),能夠即時檢索相似戰術案例,並結合高級分析幫助解說員和球迷掌握更深層次的戰術內涵,進一步提升觀賽的知識性與娛樂性。

行業領袖的共鳴

NBA 執行副總裁兼媒體運營與技術負責人 Ken DeGennaro 表示:「透過 AWS 的先進技術,我們能夠提升直播觀賽體驗,並為球迷提供更多關於籃球運動的深刻見解。這種合作有望引起全球球迷的廣泛關注。」

AWS 專業服務與 Agentic AI(自主人工智能)副總裁 Francessca Vasquez 也指出:「我們希望透過雲端與 AI 技術拓展體育應用範疇,打造沉浸式體驗,讓球迷與他們熱愛的賽事更加緊密相連。」

隨著 Amazon Prime Video(股票代碼:AMZN,交易所:NASDAQ)啟動與 NBA 長達 11 年的媒體權益協議,這場籃球與科技的跨界合作勢必成為全球體育迷關注的焦點。該協議允許球迷透過 Amazon Prime Video 平台觀看更多比賽,首輪直播將於美東時間 10 月 24 日揭幕,屆時波士頓塞爾特人隊與紐約尼克隊的對決將率先登場,為球迷帶來更豐富的觀賽體驗。

“紅帽發表新技術AI推理服務器  vLLM推動AI成本下降"

“紅帽發表新技術AI推理服務器 vLLM推動AI成本下降"

與傳統的靜態批次不同,靜態批次等待批次中的所有序列完成(由於輸出長度可變且導致 GPU 利用率不足,因此效率低下),連續批次在每次迭代時都會動態地用新序列替換已完成的序列。 …

了解更多
ESG|  助企業達減排放目標   數據中心營運商看俏

ESG| 助企業達減排放目標 數據中心營運商看俏

Equinix香港區董事總經理譚國雄及亞太區產品管理總監何偉健(右):企業要求有關數據中心環保及碳排放報告增加超過2倍,數據中心必須符合ESG原則以達減碳目標。 [數碼轉型] 多家資訊科技企業面對經 …

了解更多
新科技速遞|   AI處理器短兵相接   個人電腦市場洗牌在即

新科技速遞| AI處理器短兵相接 個人電腦市場洗牌在即

2021年,行政總裁Pat Gelsinger走馬上任,雄心勃勃提出IDM 2.0計畫,揚言5年打敗三星、超越台積電,目前看來機會渺茫。 [新科技速遞] 英特爾諸事不順,終於推出Lunar Lake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