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力局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Table Of Contents
全球對低空經濟的關注近年來持續升溫,預計到203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3.5萬億元人民幣[1]。在這一背景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今日正式啟用全港首個專注於低空經濟的科技館,標誌著香港在智慧城市發展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智慧城市新引擎:低空經濟潛力無限
低空經濟是指利用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技術在低空域進行各種經濟活動,如物流、監測、巡檢等,這對於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先生GBS,JP表示:「政府今年公布了首批38個『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當中已有17個項目展開測試。」
他補充道:「未來,政府將持續推動這一發展動力,加快低空經濟技術的實際應用。」
打造低空經濟生態圈
為促進低空經濟的全面發展,生產力局整合了整個產業鏈,涵蓋上游的材料研發以至下游的應用場景落地。例如,在技術層面,生產力局成功研發碳纖維-泡沫金屬複合材料,這種輕量且強韌的新材料可以顯著提高無人機的續航能力;在標準制定方面,該局與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合作,建立風險為本的監管框架(Risk-Based Regulatory Framework,風險為本的監管框架),助力企業在可控環境下進行技術測試。
「低空經濟科技館」不僅展示約20項先進技術成果,還提供小型無人機的操作體驗,讓參觀者親身感受低空經濟的魅力。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議員表示:「我們希望藉助這個平台,集合政府、產業、學術界及研究機構的力量,共同探索高密度城市中的空域管理方案(如無人機物流路線規劃與城市飛行安全協議),建立具香港特色的低空經濟示範模式。」
未來展望:低空經濟的香港特色
隨著無人機和eVTOL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各地的城市都在探索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提升城市的運作效率和生活品質。香港憑藉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及高度發達的金融和科技產業,正逐步成為亞太區低空創新應用的樞紐。在政府的支持下,生產力局也在多方面推進低空經濟的發展。
生產力局未來將通過更多的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和人才培訓,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並帶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或預約參觀『低空經濟科技館』,歡迎瀏覽此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