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隊在滬港數據競賽奪兩大獎項 展現智慧科技實力
Table Of Contents
數據創新成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香港與上海跨地域合作,更是引領趨勢重要力量。日前,「數據要素 x 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 2025」在上海落幕,香港隊伍憑藉出色數據應用方案奪得兩項大獎,彰顯本港智慧科技應用領域的實力。

港隊雙獎出爐 評審高度讚譽
今屆競賽以「雙城數據、共建產業平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香港及上海的多支優秀團隊參賽。最終,香港隊伍表現亮眼,其中 **總區北 「香港環境數據庫」**方案獲得「評審團大獎」,還榮獲「最佳智慧環境大獎」; 鐵路領航者團隊 的「乘客路線選擇仿真」方案則贏得「最佳智慧出行大獎」。這些項目展示了如何利用數據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並提升城市運營效率。
據介紹,「香港環境數據庫」由香港環保署開發,旨在支援 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程序並縮短EIA時間。該數據庫結合環境基線數據與專業分析工具,能有效提升EIA準確性,並促進工程規劃的科學化。這一創新方案有望大幅簡化流程。
政府優化環評程序推行多項措施,包括於2022年建立「香港環境數據庫」。環保署透過整理自1998年以來累積約三百份環評報告,經嚴謹的核對、資料整理與格式轉換,建立二百多個高價值環境數據圖層,為本地環評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庫受惠政府設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環保署將二十多個與環境相關的核心決策圖層納入系統,配合智能評估工具,高效地完成數據分析及審核,進一步提升環評報告的準確性與公信力。
另一方面,「乘客路線選擇仿真」方案則聚焦交通規劃,利用模擬技術預測乘客行為模式,並結合 數位孿生技術(Digital Twin Technology) 提升鐵路運營效率。該方案已在啟德體育園的人群管理中進行試點應用,未來更計劃推廣至其他城市的地鐵系統。
滬港攜手深化數字經濟合作
競賽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 和上海市數據局共同策劃,並由 B4B Limited、跨境數科及 SODA 聯合承辦。作為滬港兩地連續三年舉辦的盛事,競賽旨在鼓勵參賽者充分利用開放數據資源,探索智慧出行、智慧生活等四大核心領域的創新應用。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在頒獎典禮上表示:「滬港兩地政府2025年4月 簽署《滬港數字經濟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推動兩地數字經濟聯動發展。」他還提到,此次競賽成就為香港科創人才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有助於深化兩地在數字科技領域的合作,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優秀項目展望國際舞台
除了在本地獲得認可,部分優秀項目將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更高階別的國際賽事,例如國家數據局主辦的「數據要素 x」大賽以及 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APICTA)。這為香港的創新人才提供了更多展示實力的機會。
隨著數據技術和智慧城市的發展,競爭格局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城市和企業正積極投資於數據創新和智慧城市技術,以提高運營效率和提升市民生活質量。例如,上海和北京等城市正在大力推進數據共享和開放數據政策,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香港通過此次競賽展示了其在這一領域的卓越實力,並有望在未來成為數據創新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領導者之一。
隨後,獲獎團隊還參觀了多家上海的數據科創公司,與當地業界專家深入交流,探討未來合作可能性。此次活動不僅促進了滬港兩地的技術交流,也為香港科創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