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科技博覽2025」揭幕 探索智慧物流新機遇
Table Of Contents
全球供應鏈正經歷數字化與綠色化雙重變革,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角色也在加速演進。剛於今日完滿落幕的『物流科技博覽2025』,吸引了逾千名業界人士參與,成為香港物流業年度旗艦盛事。

本屆博覽會由生產力局主辦,並獲運輸及物流局「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支持,聚焦五大關鍵領域,包括智慧供應鏈管理、ESG(ESG)與可持續發展,為業界提供具體技術方案和解決策略。
今年博覽會規模較去年增長超過一倍,參展商數量達60家,展示了從無人機應用到智慧倉儲系統等前沿技術。其中,內地企業Harmony SkyTech以香港作為拓展國際市場的跳板,展示了其新款工業級無人機模型,適用於樓宇檢驗、邊境巡邏等多元化場景。瑞典知名科技公司安迅士網路通訊(Axis Communications)(Ticker: AXIS, Exchange: OMX Stockholm)則帶來多款人工智慧(AI)感測器及智慧鏡頭,專注提升物流倉儲的安全性與效率。
物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生產力局首席技術總監張梓昌博士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在全球經濟重構下,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的重要門戶,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補充說,今年《施政報告》強調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協助企業擴展海外市場。越來越多內地企業積極探索『一帶一路』(中國提出的國際合作倡議)及全球南方市場(全球南方市場)。香港物流業不僅擔當橋樑角色,更是推動高質量轉型的核心力量。The Cradle出海服務中心(The Cradle Overseas Service Center)將協助本地及內地企業更高效開拓國際市場。
除了生產力局的分享外,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先生亦在活動中指出:「特區政府致力將香港建設成可持續的國際智慧物流樞紐。」『物流科技博覽2025』正是推動行業朝向《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中「智慧化」方向邁進的重要平台。他強調,業界需善用政府提供的資源與政策支援,以實現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目標。
創新科技如何重塑物流生態?
博覽會現場展示了多項創新技術,包括電動電單車製造商Briz EV即將在香港推出的可換電池車型。該車型已在內地及泰國成功落地,並將於全港18區(香港特別行政區的18個行政區)設立便捷換電站網絡,為物流業提供更環保的運輸選擇。Briz EV代表表示:「這項技術不僅能減少碳排放,更能大幅提升運輸效率,為未來城市物流帶來新希望。」
專家分享環節亦成為焦點,多位業界領袖共同探討人工智慧(AI)、智慧供應鏈管理以及即將推出的『港口社區系統』(Port Community System, PCS)等議題。PCS預計於2026年初啟用,可追蹤貨物並聯通海陸空運輸網絡,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全球對綠色與智慧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香港正迎來轉型升級的黃金機會。『物流科技博覽2025』的成功舉辦,反映業界對科技應用與創新轉型的強烈關注,同時為香港建設國際智慧物流樞紐提供了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