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AI優先」策略助港企業迎未來
Table Of Contents
人工智能(AI)近年來已從科幻概念轉型為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核心力量。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的最新報告指出,超過九成香港行政總裁正積極推動員工適應與 AI 協同工作,這表明本地企業正加速擁抱 AI 技術,以應對激烈競爭和市場挑戰。作為全球科技領先者,IBM 提出「AI 優先」策略,幫助香港企業實現數碼化轉型,釋放前所未有的增長潛力。

AI 驅動轉型:香港 CEO 的共識
IBM 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香港企業領袖的觀點。調查訪問了全球 2,000 位 CEO,其中包括香港的企業高管,結果顯示 50% 的香港 CEO 正在部署 AI 代理(如自動化系統和虛擬助手),而 60% 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招聘一年前尚未存在的 AI 相關崗位。這些數據反映了香港企業對 AI 技術的高度重視,並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業務突破。
然而,AI 的應用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包括信任問題、系統複雜性及成本壓力。例如,許多大型語言模型(LLM,如 GPT-3 和 BERT)在訓練數據上透明度不足,導致企業難以評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針對這些痛點,IBM 推出了 Watsonx 平台,該平台涵蓋從模型構建到管治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讓企業能夠以更負責任的方式使用 AI。
IBM 的 Granite AI 模型專為企業設計,提供開源和專有選項,憑藉其高度透明度及靈活性,大幅降低推理成本和能源消耗。據了解,Granite 模型在特定業務情境下能大幅降低推理成本,最高可減少 30 倍於傳統方法的消耗(相較於同類模型),並減少 97% 的能源消耗,這使得中小企業也能輕鬆採用 AI 技術。
金融服務的 AI 變革
在香港的金融機構正積極探索 AI 在核心業務中的應用。例如,AI 代理技術可以實時監控客戶交易,並生成個性化的投資建議。想像一下,當某間本地銀行處理港股交易時,AI 財富顧問代理能夠即時偵測此交易,並將相關資訊傳送至財富管理團隊,從而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財方案。這種模式不但提升客戶體驗,更能確保合規及風險管理的精準度。
要達成這項目標,金融機構需建立穩固的數據基礎,打通數據孤島,並引入混合雲平台(結合私有雲和公有雲的優勢),例如 Red Hat OpenShift。同時,建立穩健的管治框架至為關鍵,確保 AI 系統既可靠又易於理解。
從內部做起:培養「AI 優先」文化
技術的普及離不開人的參與。IBM 香港聯同多家銀行推出 AI 培訓計劃,引領員工掌握新技術。今年 8 月,兩間本地銀行分別聘請 IBM 為高層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提供培訓,目標是將員工的態度轉向積極探索機遇,並提升他們的 AI 素養。
IBM 內部也在積極推廣「AI 優先」文化。2024 年,超過 178,000 名 IBM 員工參與了生成式 AI(如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生成)的應用創新比賽,提出了超過 8,000 項產品改進建議。2025 年的挑戰賽則聚焦代理式 AI,鼓勵員工探索自主 AI 代理如何重塑業務流程。這種內部創新文化不僅提升了 IBM 自身的技術實力,還為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展望未來:香港的 AI 潛力
香港正積極打造國際 AI 及數據產業樞紐,開放、混合且可信赖的 AI 技術將成為本地的核心競爭優勢。IBM 香港的使命清晰明確:引領企業以負責任且高效的方式擴展 AI 應用,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為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