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施政報告聚焦創科發展
Table Of Contents
施政報告定調創科發展 香港迎來重要轉型期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主題,提出一系列針對創新科技與新興產業的具體措施。這些政策不僅為本地未來數年的經濟發展描繪出清晰藍圖,更標誌香港正式邁入創新科技發展的重要階段。

推動AI技術應用 強化國際創科中心定位
報告重點強調人工智能(AI)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化應用。政府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組」(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效率),並預留30億元推出「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促進AI技術在醫療、金融、製造等領域的進一步融合。百度Apollo(Ticker: BIDU, Exchange: NASDAQ)副總裁王雲鵬指出,這些措施將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自動化與規模化進程,最終實現商業化運作。他補充道:
「我們期望透過安全有序的測試,讓自動駕駛技術造福更多市民,助力香港智慧城市的建設。」
此外,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支持報告規劃的「引進來、走出去」策略(即吸引國際創科企業進入香港,同時推動本地企業走向國際),認為此舉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科技園公司現已匯聚逾500間AI企業及5,000多名技術人才,未來將透過「產學創科人才交流計劃」(旨在促進大學教授與企業的人才交流),鼓勵學界參與企業研發,強化學術與產業的技術聯動。
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 優化土地規劃模式
報告亦提出現階段重點發展北部都會區,擬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負責推動北部都會區的整體規劃),推行靈活批地及「分階段開發」(指土地開發的彈性分期模式)機制,簡化行政程序。香港生產力局(Ticker: HKPC)主席莊子雄博士認為,此舉將有效推動河套地區及新田科技城建設,為本地新型工業化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在全球範圍內,新型工業化正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香港透過這些具體措施,將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提升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影響力。
佈局低空經濟 強化跨境監管框架
另一關鍵政策方向是發展低空經濟。報告提出完善法規架構,並推出進階版「監管沙盒X」(Regulatory Sandbox X,允許在特定範圍測試新技術以降低法規限制)試點項目,涵蓋跨境路線及低空載人飛行器等複雜應用場景。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表示,作為在港成立的科創企業,他們支持政府積極布局低空經濟,並期待相關措施可拓展更多跨境商機。
在全球趨勢中,低空經濟正成為物流與交通行業的新增長點,香港透過這些創新試點,將有望在規範管理與技術應用方面取得先發優勢。
企業「出海」新藍圖 擴大國際網絡佈局
報告強調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Super Connector,指香港作為連結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樞紐角色)」的功能,特別針對企業「出海」提出新方案。政府計劃整合投資推廣署與香港貿易發展局(Ticker: HKTDC)資源,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旨在協助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同時將經濟貿易辦事處覆蓋範圍擴展至拉丁美洲與中亞地區。
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周駱美琪女士指出,這些措施將有效提升市場信心,並推動香港成為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指以創新驅動的高質素生產力)的重要平台,增強其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
透過《2025年施政報告》的一系列具體政策布局,香港展現出對創新科技與新興產業的強力支持。無論是加強AI技術應用、優化北部都會區規劃,還是開拓低空經濟與企業出海的發展空間,這些措施均體現技術與產業的雙重導向。
正如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強調:
「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重要階段,創新科技將成為推動社會高質素發展的核心動力。」
未來,香港憑藉政策的逐步推進,有望在全球創科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經濟多元化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