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創科新血聚首 香港科技園開創國際合作新節奏 | Making HK IT!

千名創科新血聚首 香港科技園開創國際合作新節奏 | Making HK IT!

Table Of Contents
文章相關圖片
文章相關圖片

{{Rhythm of Innovation 盛會現場見證香港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HKSTP)昨(18日)日首度舉辦【Rhythm of Innovation】創科盛會,吸引逾千名來自全球50強學府的實習生及畢業初創參與。活動現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科技園主席查毅超博士等嘉賓共同啟動儀式,揭示香港正以「創新軟實力」重構國際競爭優勢。這場盛會不僅展示了香港科技園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也揭示了香港創科生態圈的蓬勃發展。

全球人才青睞香港生態圈

根據科技園公布數據,今年實習計劃創下5,000份申請紀錄,最終篩選出452名來自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等世界前50強學府的學生,其中三分之二為國際生。行政總裁黃克強強調:「我們積極走訪北京、新加坡等地,與800多名海外學生建立聯繫,見證香港創科對全球人才的磁吸力。」

這場人才大會成功打通「學術-實習-創業」的完整培育鏈,現場更展示570支完成創科培育的團隊成果。來自18個經濟體的創新力量,橫跨人工智能(AIGC)、可持續科技、生命健康等五大領域,印證香港已具備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基礎。

初創企業迎戰國際舞台

活動期間設有專門的「HKSTP I&T Powerhouse」論壇,逾300名業界資深人士參與指導。Movaia Tech創辦人Thomas Butter表示:「香港的資金支援體系令我們驚艷,從天使投資到港股上市,政府提供的『全鏈條』服務讓初創企業能專注技術研發。」

香港大學學生陳雪穎分享其參與「Ideation」培育計劃的經歷時指出:「這裡有完善的創業孵化機制,更重要是能連結內地與國際資源。」數據顯示,科技園生態圈已孕育13間獨角獸企業,創科會會員更突破1,000家。

政府擘畫創科藍圖

陳茂波在致辭時強調:「香港以『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為創科企業構建資金、人才、市場的三重跳板。」他特別指出,科學園深圳分園正發揮「引進來、走出去」橋樑作用,預計未來三年將協助500家港資科技企業拓展內地市場。

查毅超博士補充,科技園正推動「新型工業化」戰略:「透過白石角科學園、大埔創新園的產業應用,我們重點培育微電子、生物科技等領域。」現場同步發佈「Talent Foundry」人才計劃,專門針對本地大學生設計職場導向培訓。

HKSTP I&T Powerhouse論壇現場
活動現場設有「HKSTP I&T Powerhouse」論壇,逾300名業界資深人士參與指導。資料圖片:香港科技園公司

業界觀察指出,此活動反映香港近年創科投資激增的成果。根據生產力局最新研究,2024年本港創科研發總額已達160億港元,年增23%。科技園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將投入250億港元建設研發基礎設施,重點支援微電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


香港交易所應用RPA   精簡人力密集工序

香港交易所應用RPA 精簡人力密集工序

Blue Prism亞太區總經理Mike Cawsey:香港交易所RPA簡化和加快執行各種營運工作,務求工作團隊精簡靈活 企業轉型 近年軟件機械人大行其道,尤以金融業採用率更高,加上疫症又導致不少機 …

了解更多
Adobe Firefly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放異彩

Adobe Firefly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放異彩

Adob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吳振章認為,生成式AI的風潮正在啟動。 [人工智能]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竄紅,成為科技企業搶手必備的利器。Adobe自3月推出Firefly後,最近 …

了解更多
理大兩所實驗室獲國家科技部授牌,進一步強化創新高地建設

理大兩所實驗室獲國家科技部授牌,進一步強化創新高地建設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兩所重點實驗室——「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及「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得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標誌着香港科研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右三)與嘉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