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鋼研究領先全球   理大學者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高強度鋼研究領先全球 理大學者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Table Of Contents
鍾國輝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鍾國輝教授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高強度鋼材有不少優點,除了加快基建,減低承重和成本,而且更加環保。鋼結構也更適合用於「組裝合成」建築法。 香港以高強度鋼設計,更有機會發展成出口項目,將軍澳跨海雙拱鋼橋使用S690鋼材建造,也是超高強度鋼材全球首次應用在建造橋樑;大橋主體重達萬噸雙拱設計,從整體加工、運輸、安裝由內地企業獨家承建,外飄式雙拱鋼橋重約10000噸,以高強度鋼材建造,跨徑200米,也是全港跨度最大和單體最重的鋼拱橋。

高強鋼應用在大型工程,前期有不少設計和概念驗證工作,包括承重、焊接和腐蝕性能表現,將軍澳雙拱鋼橋在港落成,國內外引起關注,理大學者鍾國輝教授在強度鋼材鋼材料、焊接、械特性和結構表現從事多年基礎研究,才能夠真正應用在實際工程。理大鍾國輝教授亦因此而獲得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也本身也是鋼結構工程領域的國際專家,多年均在鋼結構工程發表基礎理論創新。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中國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

鍾國輝是本屆唯一的香港得獎者,表彰他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貢獻。此獎項每三年才評選一次;「全國創新爭先獎」為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科技的人才大獎。

他對高強度鋼材鋼結構進行了近十二年研究,對高強度鋼材鋼構從材料、焊接、機械特性和結構作學科交叉研究,提出國產高強鋼結構系列基礎理論與應用關鍵技術,撰寫多篇學術論文,編制多部技術標準和指南。

鍾國輝的成果已應用在將軍澳主跨雙拱鋼橋和澳門澳氹四橋等,節省上億元造價。目前本港多項政府工程將應用高強鋼材設計及建造,以降低工程開支,鍾國輝正為屋宇署制訂採用高強鋼之工程指引,同時他亦參與香港多項「組裝合成」研究,包括科學園Innocell、過渡房屋「南昌220」搬遷及鋼結構「組裝合成」房屋等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鍾國輝教授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港學者研存算一體技術   憶阻器加速AI再現突破

港學者研存算一體技術 憶阻器加速AI再現突破

清華大學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主任吳華強為國內開發以憶阻體為基礎的存算一體晶片,首次證明了RRAM在AI運算速度可超越GPU。 [自主科技] 目前AI訓練平行運算仍非常依賴GPU,全球最大GPU是美 …

了解更多
假期去充電

假期去充電

Rivian的R1T「皮卡」車(Pickup truck)(左)和R1S多用途運動車(SUV),還未推出,市值已近破1200億美元。Tesla的Cybertruck推出日期一向延後至2022年底,雖 …

了解更多
智慧城市| 未來教育| 理大成立智庫組織   助港融入國家發展

智慧城市| 未來教育| 理大成立智庫組織 助港融入國家發展

(從左至右)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 PReCIT 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理大副校長兼 PReCIT 主任趙汝恒教授。 [智慧城市] [未來教育] 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給予大學不少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