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展啟發本地學生創意靈感

創科展啟發本地學生創意靈感

Table Of Contents

大想頭齊創新 是次創科展參賽作品約為400份,經初步甄選後,目前已有120隊入圍隊伍,參賽者來自小四至中六,不少以3至4人為一組。

[眾創時代]

創新科技無分年齡界限,香港創新基金將於六月中旬舉辦第二屆以「大想頭 齊創新」為主題的香港創科展,屆時將會展示中小學生提交的各項創意理念。各項熱門主題,包括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醫療及保健、可持續發展及奇思妙想四大範疇,120隊本地中小學的入圍作品將會在展覽展出。

香港創科展自去年首次舉辦,當時已吸逾萬人人次入場。香港創新基金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希望透過創科展,能夠為下一代提供激發創意靈感的機會,以科技解決社會各種問題。他指出科技或技術只是工具,能以創新思維及具備同理心,解決各項問題才是關鍵。他認為培訓創科人才並非一朝一夕,希望參賽者能透過比賽汲取更多經驗。

入圍作品圍繞參賽者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及對於社會話題的關注,從而運用創新科技提出解決方案。是次創科展參賽作品約為400份,經初步甄選後,目前已有120隊入圍隊伍,參賽者來自小四至中六,不少以3至4人為一組。英華小學參賽隊伍有感香港學生現時擁有沉重學業壓力,運用目前炙手可熱的ChatGPT技術,並設計人臉識別系統、人工智能情緒聊天機械人及香薰治療的「三合一學童減壓寶」作品,幫助同學紓緩壓力,提供情緒陪伴。另一方面,亦有參賽作品關注長者問題,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參賽隊伍設計智能藥箱 2.0,協助經常忘記服藥的長者,以自動分配藥物功能,並配有閃光及聲響功能提醒長者。

中學組別方面,聖保祿學校參賽隊伍有感牙刷和牙膏的製造及使用過程,均對環境有所影響,而活動能力比較弱的長者刷牙亦不太方便,因而設計運用天然有機物料製造的可食用潔齒香口膠Boba Gum,讓老人家及傷殘人士方便清潔牙齒,亦希望能減輕照顧者的工作負荷和壓力。鳳溪第一中學參賽作品擬在工地系統設人工智能識別鏡頭及拍卡系統,運用人工智能與傳感器技術,記錄工人有否安全裝置及足夠休息時間,減低工地事故機會。

(左起)香港創新基金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及香港創新基金社區事務部助理總經理關樂祺 (左起)香港創新基金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及香港創新基金社區事務部助理總經理關樂祺

是次香港創科展將會在6月17至18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除了舉行頒獎禮及展出參賽作品外,場內亦會設立四個互動專區,包括「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波光塑影」、「模擬駕駛體驗區」,以及「水凝分子實驗室」。首屆創科展的得獎作品「食品鉀濃度降低裝置」和「舞樂無限」亦會在現場展示,並由得獎者分享其創科歷程。香港創新基金社區事務部助理總經理關樂祺表示會積極與上屆的得獎者聯絡,並跟進協助得獎作品能夠得以發展及落地應用。

分享資訊及促進協作 提升港網絡安全水平

分享資訊及促進協作 提升港網絡安全水平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及HKIRC 聯合舉行Cybersec Infohub啟動儀式,圖為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中右)、HKIRC 主席陳細明(中左)、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網絡安全及數碼個人身 …

了解更多
AI腦波診斷認知障礙   近紅外線LED治療救星

AI腦波診斷認知障礙 近紅外線LED治療救星

iMediSync開發以雲端AI早期診斷以及近紅外線LED治療工具iSyncWave 醫療創新 自從量化腦波(Quantitative EEG,qEEG)技術出現後,透過腦波尋找生物標誌物(Bio …

了解更多
數碼藝術隨NFT起飛   沉浸式藝術作品成焦點

數碼藝術隨NFT起飛 沉浸式藝術作品成焦點

Refik Anadol 沉浸式藝術空間作品《機器幻覺 - 太空:元宇宙》以 1832.5萬港元(約235萬美元)成交 新科技速遞 本港中環舉行首屆Digital Art Fair Asia,展出了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