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大灣區創新藍圖   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中大大灣區創新藍圖 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Table Of Contents

段崇智教授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中大是本港最早踏足大灣區的大學之一,早於2006年與深圳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國內第一家先進技術研究院。

**眾創時代**

香港中文大學慶祝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十五周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香港中文大學大灣區發展成果研討會」,簽署了七份新的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包括與香港科技園及數碼港。

蔣建湘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蔣建湘:不久前,中央召開了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中大擁有融入國家發展的強大基因,過往在共建融入方面貢獻卓鉅,相信定在貢獻大灣區競爭中有更大作為。

論壇暨研討會以實體及網上直播混合模式,在中大的香港校園及中大深圳研究院同步舉行。粵港兩地主要官員,以及關注大灣區發展學術界及業界代表出席,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蔣建湘、深圳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楊勝軍等。

**中大深圳研究重鎮**

中大校長段崇智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加強產學研協同發展。中大早已立足大灣區,2006年與中國科學院共同建立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至今,中大已在大灣區建立了多層次產學研基地,當中包括中文大學(深圳)、中大深圳研究院,已有近六十間初創進駐。」

中大副校長陳偉儀教授(前排左)與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前排右)共同為大灣區創企合作簽署發展備忘錄。

2007年成立的中大深圳研究院,是中大在內地的產學研基地,結合國家與深圳市科技發展規劃,研究院重點推動生物醫藥、信息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以支援校內的科研發展。

中大與香港科技園及數碼港會開展新的合作框架,中大分享其大灣區專業知識,支援初創企業發展及協助兩地科研技術跨境轉化。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香港中文大學大灣區發展成果研討會

中大副校長陳偉儀教授(前排左)與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前排右)簽署「大灣區創企合作發展備忘錄」。

**簽訂多份合作協議**

此外,中大亦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包括與廣東省正規劃籌建的大灣區大學,在氣候變化及綠色能源研究方面合作,大灣區大學將設置兩個校區,總面積達2350畝,東莞松山湖校區250畝和東莞濱海灣校區則為2100畝。

中大亦分別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深圳市南山區、福田區及羅湖區人民政府,制定戰略合作協議,加強中大在大灣區的創新、創業、商業教育及應用研究領域上的發展。

數碼港與中大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就培訓及支援香港與大灣區的青年、初創及創業家訂立合作框架,從設施、培訓、市場、交流及活動等多方面提供協助,以深化兩地科技生態圈合作,共建大灣區金融科技機遇。

香港科技園與中大於深圳及大灣區合作,為處於起步階段的初創企業提供技術轉移、企業創新和早期培育等各方面的支援,促進轉化研發及科研商品化的發展。雙方會在初創驗證嶄新想法(Ideation)及共同前期培育(Pre-incubation)階段,為創新方案提供資助、創業培訓及指導。

創科技術轉成貼地教材  助中小學生擴闊視野

創科技術轉成貼地教材  助中小學生擴闊視野

Printact創辦人及首席科學家吳卓光博士將晦澀難明的新科技技術轉成有趣的科研教材。 眾創時代 全球變化急速,科技發展速度之快,大眾還未來得及消化,又經已接近過時,另一新科技悄悄冒 …

了解更多
智慧城市| 組裝合成激發創新   數碼建造變新商機

智慧城市| 組裝合成激發創新 數碼建造變新商機

有利執行董事黃慧敏:區塊鏈數碼系統確保所有出廠MiC構件,在用地生產到香港組裝均實現了零錯誤。(圖片來源: HongKongTag)。 [智慧城市] 隨著簡約公屋採用「組裝合成」(MiC),不少 …

了解更多
中國創新藥物研發與監管體系加速發展

中國創新藥物研發與監管體系加速發展

中國創新藥物研發與監管體系加速發展,全球競爭格局生變 上月,上海澤德曼醫藥科技宣佈新藥「澤立美」乳膏零售價格由人民幣980元/支調整為360元/支,降幅達63%,引起醫藥業動。同款藥物「本維莫德」乳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