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轉化

科技轉化

Table Of Contents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19” align=“aligncenter” width=“840”]張家朗 張家朗送贈比賽用手套給容樹恒,張家朗在全運會期間膝頭傷患,回港後亦是容樹恒治療。(圖片來源:中文大學資訊處網頁)[/caption]

電腦J手記

香港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科研合作中心,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在香港科學園成立世界級創新平台InnoHK,由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設立研發實驗室,經過篩選及審批,結果有28所研發實驗室,獲選進駐InnoHK。

全部的28入選項目,其中一個生產力促進局,兩個由三間大學合辦,其餘25個由6間大學瓜分,港大包辦咗9個,中大就有6個;理大4個、城大3個、科大2個、浸大1個項目。

InnoHK共有兩個平台;Health@InnoHKAIR@InnoHK**。**港大係大贏家,醫學院更是百年老店,項目入選相當自然,最矚目係微生物學系袁國勇帶領病毒及疫苗研究中心,公共衞生學院病毒學講座教授裴偉士則帶領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兩個實驗室都同傳染疫有關,兩人上月獲中國「生命科學獎」,入選實至名歸。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21”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袁國勇教授 袁國勇教授帶領病毒及疫苗研究中心入選Health@InnoHK研發噴鼻式疫苗,以為下波的疫症作出凖備。[/caption]

AIR@InnoHK****有化學系主任陳冠華帶領嘅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醫學院院長梁卓偉領導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田之楠則帶領創新製衣技術研發中心。

InnoHK明確要求科技要轉化推出市場,以轉化速度,中大反而看高一線。

中國有盧煜明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盧煜明在血漿基因領域成就,舉世公認,他創立嘅Cirina早與GRAIL合併,GRAIL其中一個股東係Illumina,佔全球基因定序市場8成,技術要進軍全球,相當簡單。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及中大腸胃病學家黃秀娟則領導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及生物醫學院陳活彝帶領神經肌肉骨骼康復醫學。劉雲輝領導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趙偉仁及歐國威帶領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 蒙美玲領導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

講起容樹恒教授,最近因香港運動員獲獎聲名大噪,體院精英運動員大大小小傷患,皆係由容樹恒帶領中大運動醫學團隊診治;病人包括劍擊金牌張家朗、「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劍擊世錦賽冠軍江旻憓、跳馬冠軍石偉雄等等,不少運動員都靠他醫好的。從2001年容樹恒就開始到體院義診,已經係香港運動醫學代表,對每名運動員傷患及治療如數家珍。香港運動屢創佳績,容樹恒係幕後功臣。

劉雲輝係中大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劉雲輝團隊深圳「未來機器人」剛在上月C輪融資。歐國威則係手術機器人達芬奇單創口手術平台嘅共同發明者,早有產品市場化經驗。不過最令人感興趣,陳家亮開發嘅M3CRC檢測技術,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相當於大腸鏡檢查,有機會取代大便隱血測試(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

癌症之中,大腸癌死得最唔抵,因為早期發現容易治療。不過,照腸鏡相當麻煩,FIT已經係早期篩查標凖,但靈敏度只有8成,偵察小瘜肉靈敏度更低得離譜,根本不能取代腸鏡。M3CRC則可偵測小瘜肉,靈敏度又高,加上不具入侵性,唔需要禁食清潔腸道,相當方便,如果普遍接受作為篩檢手段,M3CRC肯定係門大生意。

新科技速遞|   全球爭相發展低軌衛星   港產通訊科技炙手可熱

新科技速遞| 全球爭相發展低軌衛星 港產通訊科技炙手可熱

安眺科技創辦人何偉中:紅海4條海底光纖電纜切斷,海底電纜隨時可在衝突中受損,不少國家響起警鐘,研究低軌衛星作為後備的可能性,加上全球太空經濟起飛,不少通訊技術頓時炙手熱。 [新科技速遞] …

了解更多
IBM數碼港合作 推本港創科生態

IBM數碼港合作 推本港創科生態

ubiZense及 Wizpresso均為獲選參與「Startup with IBM」數碼港初創。ubiZense創辦人兼首席架構師梁振業(左)及濃説(Wizpresso)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鄭嘉泓( …

了解更多
數碼港辦網上講堂  促進區塊鏈金融科技

數碼港辦網上講堂 促進區塊鏈金融科技

數碼港公眾使命總監陳思源︰近年香港金融科技加速發展,數碼港作為金融科技社群之一,匯聚近 400 家金融科技,不少應用區塊鏈技術 **金融創新** 數碼港宣布「數碼港學院」推出「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專家講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