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儲備

Table Of Contents

**[電腦J手記] [ 新冠肺炎Covid-19]** **[醫療科技 Biological Technology] **

**電腦J手記**

新加坡疫情爆發,美國感染人數破百萬。有關疫苗及新藥開發新聞此起彼落,中國及美國疫苗更於人體作試驗。

不過,即使疫苗在動物及靈長類有關,亦未必一定在人類有效。另外,牛津大學宣布疫苗開始「人體試驗」,已有超過百名確診病患參與,今年8月前推出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可謂後發先至。

不過,從以往研究疫苗速度及效用,短時間內推出有效疫苗,希望不大,加上大規模接種需時,疫苗又要生產分配,遠水不能救近火。

至於有「人民的希望」之稱,Gilead開發嘅Remdesivir,曾經被世衛品檢,結果第一次隨機臨床失敗,中國亦早早結束試驗;Gilead股價亦受壓。

檢測方面,較早前Abbott Laboratories推出號稱5分鐘可檢驗病毒嘅ID NOW設備,原來5分鐘只係最快時間,而且抗體出現時間可能比感染病毒出現滯後,所以有機會出現假陰性,即係話驗唔出來,實際檢驗時間,比5分鐘要長得多。

世衛表示即使曾染Covid-19患者,亦不能保證不會再度感染。雖然Covid-19唔會好似登革熱,二次感染致命,不過亦無免死金牌。推銷「群體免疫」人士,亦淋一頭冷水。

已有跡像顯示,Covid-19可能變成一場長期抗爭,各國要做好凖備。

科學園有數家醫藥企業以 AI研究新藥,利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學習技術,加上結構生物學及化學的能力,分析疾病病原體、如病毒蛋白結構和特徵,模擬出小份子結合後所產生的反應,然後鑑定與特定化合物結合後,該病原體結構產生變化而成的「藥物靶點」,即有機會令藥物發揮功效地方。

科學園有一家叫Insilico已經在網上發表,以人工智能平台設計及測試有機會成對抗Covid-19病毒藥物新分子結構 ,分子結構資料庫及其藥物化合物數據庫公開,供研發者參考。另一家美國上市Aptorum亦以大數據從已批准小分子藥物,選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 潛力候選藥物。

即使AI先進,開發新藥及試驗,至少一年或以上,而且療效亦因人而異,未必係靈丹妙藥。

有人提出,不斷大規模檢測,可有效迅速隔離,而本港有唔少企業家已開始生產口罩及防護裝備,加上本港衛生意識高,感染相對為低。香港大學在檢測方面先進,港大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亦成立一家叫英諾診斷(Immunodiagnostics),據聞已開發以抗體檢測抗原,再提高免疫檢測凖確度。

香港有唔少技術儲備,希望可打一場Covid-19持久戰。

Cloudflare 推出全新 Zero Trust 工具 助企業安全應用人工智能

Cloudflare 推出全新 Zero Trust 工具 助企業安全應用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迅速崛起,成為各行各業提升效率和創新的利器。然而,這種快速普及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例如員工可能無意間將敏感資料輸入到未經批准的人工智能工具中,導致 …

了解更多
新科技速遞|  勒索保安事故頻生    備份平台加強防範

新科技速遞| 勒索保安事故頻生 備份平台加強防範

亞太及日本地區首席技術官Anthony Spiteri:許多人以為比較安全,去年最高風險CVSS 評分達9.9的遠程執行漏洞正是在Linux系統 [新科技速遞] 一般以為系統保安只集中防禦和偵查,例 …

了解更多
港房局聯手納米院 打造建築科技新里程

港房局聯手納米院 打造建築科技新里程

隨著香港建造業面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及大灣區高速發展,房屋局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於七月十七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以公營房屋驗證平台為支點,透過「智易扣」創新接合技術等突破性方案,把建築效率提升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