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學問

口罩的學問

Table Of Contents

較早前以採訪疫症聞名嘅Laurie Garrett,原本就讀加大栢克萊分校細菌及免疫學博士,史丹福大學任職研究,後來去當記者

電腦****J手記

全城鬧「口罩荒」之際,有專家不同意見,專家話無口罩唔好出街。不過亦有專家話同意。較早前以採訪疫症聞名嘅Laurie Garrett,原本就讀加大栢克萊分校細菌及免疫學博士,史丹福大學任職研究,後來去當記者,取美國俗稱三個「大P」新聞獎;包括Pulitzer、Polk、Peabody獎項。

Garrett採訪全球重大疫症;包括伊波拉及SARS,亦係全球首批撰寫愛滋病嘅記者,當時只知三藩市同性戀者之中,有不治之症,Garrett已確定由一種世紀絕症引起。

近期Garrett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撰文,多次評論公共醫療。今年1月25日,Garrett再為「外交政策」撰文,發表「武漢疫症中如何自保」,憶述當日北京採訪SARS疫症,亦未戴過口罩(事實上有病狀嘅人才應戴);唔少中國朋友問Garrett,疫症之中如何保護自己及家人;Garrett話採訪過30場疫症,好少戴上口罩;甚至認為戴口罩,弊多於利。

佢認為,口罩在室外時固然毫無作用,室內亦作用有限。口罩戴一至兩次後就失效,重複使用更不衛生,口腔細菌及雜物,聚積口罩內部。佢以為,較有效反而遠離人多地點,談話保持距離。

當然,打乞嚏或咳嗽嘅人,應戴上口罩,以免傳染。

如果保護自己,手套有時更奏效,公共地方戴上手套,盡量唔好以手接觸臉部;每日更換手套,或徹底清洗手套,時常清洗雙手。

此外,避免家居共用毛巾,經常清洗避免發霉。類似門較及升降機等,多人接觸點,亦要儘量小心,開關儘量以手踭肩頭;其他梯樓扶手、桌面、手機、玩具、手提電腦均可能成病毒中介,食飯記緊用公筷。

有關Garrett所言,僅供參考。唔少醫生及護士認為,洗手先係上策。當年曾任護士嘅特首夫人,亦有明言。較早前,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話自己無口罩,溫馨提示大家只要小心,唔好圍周觸摸物品,就可保平安。

疫症大敵當前,小心駛得萬年船,政府講到口罩似防疫必備,原來非每位專家認同;加上口罩消耗大,有醫生話每個只能用約4小時,唔可以清潔重用,無限量使用嘅話,要凖備大量供貨。

故此,政府如認為口罩係必需品,涉及重大社會衛生議題,就不可當普通商品看待之,應該責無旁貸,確保供應。政府如無法海外採購,最好鼓勵商家本地生產,好過靠懲教署,搞到經常專業又非專業也。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01/25/wuhan-coronavirus-safety-china/

中國預告量子優越性 速度快Google百萬倍

中國預告量子優越性 速度快Google百萬倍

潘建偉29歲時共同發表「量子隱形傳態」論文,涉及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的量子傳送,以糾纏態作用瞬間向遠方複製量子態,達到超光速傳送,《自然》雜誌評之為「百年物理學21 …

了解更多
綠色科技峰會2025聚焦亞洲氣候韌性與自然資本創新

綠色科技峰會2025聚焦亞洲氣候韌性與自然資本創新

極端天氣對亞洲經濟的衝擊近年來愈發頻繁,全球企業正積極應對氣候挑戰。根據最新研究,投資氣候韌性不但減低風險,還能在競爭中佔優。在此背景下,綠色科技峰會2025 將於10月22日至23日在香港海洋公園富 …

了解更多
智慧城市|   Build4Asia探討未來建築趨勢        業界分享智慧建築潛力

智慧城市| Build4Asia探討未來建築趨勢  業界分享智慧建築潛力

亞洲英富曼會展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李佩儀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與嘉賓,一同主持亞洲零售論壇暨博覽會及 Build4Asia 開幕典禮。 [智慧城市] 政府基建先行的發展方針,造就鐵路、簡約公 …

了解更多